《最后一毫米》小说章节列表免费阅读 最后一毫米小说全文

静静的延河·未来世界小说

《最后一毫米》小说章节列表免费阅读 最后一毫米小说全文

在用电脑打出大段文字章节之前,请允许作者君先简单的写上几句不是废话的废话,这既有益于大伙儿理解章节内容,也可以抒发抒发本人的胸臆。

接触网络文学写作至今,整整三年有余,这段时间内尽管写出了两百多万字,但基本都是虚构的故事,即使里面的技术,战术和行动都有现实根据,但毕竟都是纯粹虚构的东西,说白了,是娱乐而已。

接下来的这个新加卷“老同志回忆录”则不同,其中内容基本都来源于现实世界发生过,作者君选取其中某些现在已经解密,可以讲述的往事写给大家看,章节的主要骨架都保证真实可信,但血肉部分做了文学性处理,这样也更加具有可阅读性。

写到这儿,作者君必须再多唠叨几句自己的事情,希望大家不要觉得厌烦。

我本人的工作单位隶属于一家国有电子科技大集团,算是这个庞大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肌体中很细小的分支血管,具体来说,就是位于石头城郊外某著名红色风景区附近的研究单位。

说起这座研究单位,他的历史可以向上追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,那时候,英国人的“本土链”早期无线电测量方向及距离联网系统大显神威,正是因为这套玩意的存在,英国人才赢得了“英吉利”空战的胜利。

大家是不是糊涂了?“本土链”无线电测量系统是个啥?很简单,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“雷达“。

盟军技术人员最早把雷达相关设备和技术代入中国,最早开始启蒙的地方,则是位于大西南的“雾都“。

抗战胜利后,相关设备和研究人员从西南“雾都“回到了石头城,在这些盟军留下的配件和资料基础上,组建了中国最早的无线电探测技术研究所。

四十年代末期,在那个最动荡的时间段中,因为地下党员的周密保护和细致工作,研究所的部分设备和爱国科技人员没有去对岸的台海岛,而是选择留了下来。

这不到一百人和十多台设备,半成品器材和几大箱美国人转让的零件,就是后来共和国军用电子功业的全部家底!

追忆前辈的功业,回想当年创业的艰难,作者君心潮彭拜,难以平静。

作者君在这家单位原来的主要工作是“场外试验”,这份活实在辛苦,风里来,雨里去,到了秋天,还要擦上厚厚的防晒霜。虽然保护的严严实实,还是不幸获得了一个“黑美人”的称号。

哎,要知道,作者君原来是以白而在全系出名的校花级人物啊。

大约是半年前吧,一次相关的测试活动中,作者君不小心从十多米高的天线上摔了下来,尽管落到了安装天线的“设备方舱”上,可也落了个脊椎骨折的下场。

伤好之后,单位领导出于关心女职工的考虑,让我从室外回来,暂时到资料管理科室工作。

38人赞

分享

复制链接
点击复制